威尼斯欢乐娱人v3676
文件政策
首页>>文件政策>>正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建议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2012-03-28

一、关于体现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带领全中国人民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总结,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论断,是指导我们今后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1.关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取得的成就进行了高度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系统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并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它具体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以上这些理论观点非常重要,尽管其主要是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得到充分体现,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应认真学习并吃透这些理论观点,讲授第六章关于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时,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和现实性。

2.关于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坚持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坚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也是教材必须正面回答的问题。讲话对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发挥的伟大领导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才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教师在讲授第三章中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时,特别是讲授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时,可以联系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动历史前进的过程,联系中国人民在创造历史过程中作出的历史选择,来做进一步阐述。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开创工作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一脉相承的,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国情出发,与时俱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此,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上述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的观点,可以体现到绪论部分的教学中。

3.关于青年学生如何将自己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讲话专门论述了青年的重要作用,强调“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并期望青年永远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充满了对广大青年的关怀与希望。

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始终与青年成长进步紧密相连。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人类——我们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这番话至今犹在耳畔。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大多数都是从青年时代就满腔热血参加了党。我们党的队伍里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这是我们党历经90年风雨而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一个重要保证。

面向未来,党对青年寄予厚望,人民对青年寄予厚望。讲话要求全国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在人生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尽情展现人生价值,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上述观点和精神,可以体现到绪论以及最后一章的教学中。同时,对于任课教师关注和思考如何才能让青年人更加喜爱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很重要的启示。

4.关于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问题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原理的重要方面。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是由客观历史规律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主体选择作为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必须符合客观的历史规律。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动性和选择会推动历史的发展,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动性和选择则会阻碍历史的进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和选择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道路,进一步走上改革开放道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完全证明了这一点。

讲话对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170多年的历史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深刻地指出,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基于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带领中国人民走上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之路,进行了感天动地的奋斗,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业,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步步进逼,封建统治日益腐败,祖国山河破碎、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一次次抗争,但又一次次失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事实说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要解决中国发展进步问题,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

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作出了前所未有的选择,这就是以马列主义之矛,射中国革命之的。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其一,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党和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其二,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们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其三,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同时借鉴国际经验,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践勇气实行改革开放,经过艰辛探索,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辉煌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和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辛的实践和探索,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之路。所以,主体选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在于主体选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人民的愿望。

二、关于体现《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和面临任务,认真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不仅对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繁荣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而且在理论上有一些规律性的概括,对于我们深化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深化理解唯物史观关于文化的基本观点,深化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建设规律等,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1.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这一论述充实完善了教材绪论部分关于“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的界定。任课教师在讲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时可以这样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这个定义准确、简明而又体现时代精神,不仅抓住了马克思主义中最重要的东西,而且十分具有亲和力。

2.关于文化的性质和功能

《决定》中有一段集中的论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这一论述涉及多方面的理论关系,有助于我们深化对文化的性质与功能的理解。

首先,文化与民族的关系。“文化是民族的血脉”的说法很值得分析,体现了文化的历史性和民族性。文化是在人类历史上产生的,是由不同的民族、由不同国家的人民创造的。由于数千年以来的人类历史主要是各民族国家的历史,因而从历史上看文化创造的主体还是特定的民族。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和历史条件下,进行着文化的创造,并积淀形成具有一定民族特征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存在和延续的核心要素之一,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必然要求。至少到目前为止,所谓超民族的普世的人类文化并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当然,从人类历史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未来看,民族和民族的文化并不是永恒的,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述了各民族文化融合为全人类文化的远景,但这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其次,文化与人民的关系。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的说法具有启发性,它深刻而形象地揭示了文化的功能和对于人民的意义。特别是“精神家园”这个概念,我们不应像往常那样只是把它当作一个日常用语,而应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深入分析和揭示它的科学内涵,发挥这个概念的重要作用。

再次,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文化”与“文明”是两个十分相近而易于混淆的概念,长期以来在哲学上,特别是在哲学的文化研究上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如何正确把握二者的科学内涵,也关系我们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含义和相互关系的理解。《决定》的上述论述,对于我们辨析“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有一定启示。在《决定》中,无论是谈到中华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的产生,还是谈到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都是把文化放到文明中去讲的,这就意味着“文化”是小概念,是指社会的精神文化或精神文明;“文明”是大概念,既包含精神文化的成果,也包括物质文明的成果。

关于文化的性质与功能的问题,文化的创造及其与文明进步的关系问题等,任课教师可以在讲授第二章和第三章相关部分时,比如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成果,关于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创造者而且是精神财富和文化创造者等内容时,得以体现。

3.关于文化的意义和作用

党中央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全球性的视野,从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待文化问题,《决定》深刻阐述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及其作用,其中包含一般性的理论启示:一方面,民族文化对于本民族的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民族的文化对于全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两个方面都可以进一步做出深入研究。从“原理”课来说,就应该重视和强调文化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更充分地阐释和宣讲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基本理论。

4.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原则

《决定》讲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因而从字面论述看它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阐释,但普遍存在于特殊之中,而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是当代世界最重要最典型的“特殊”,因而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基本理论的有益启示。

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问题。科学社会主义不仅包括社会主义革命,而且包括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包括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决定》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长期而丰富的经验,在许多方面的问题上达到了一种规律性的认识。其中特别是关于文化体制及其改革的分析,关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划分,以及关于文化事业发展的特殊规律和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的阐释,都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涵,对于我们从原理层面上归纳和理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因而在第六章中,特别是在第二节中,可以联系实际补充相关的内容。比如,在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中的文化方面的认识,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在文化方面的要求等方面,讲得更充分一些。

版权所有:威尼斯欢乐娱人v3676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站所有内容严禁转载、复制、镜像
E_mail:qs
@xaipe.edu.cn 电话:(029)88409615

Baidu
sogou